全國碳市場擴圍,為行業帶來啥驚喜?

2025-4-2 13:53 來源: 金融時報

3月26日,業內期待已久的全國碳市場首次擴圍終于靴子落地。當日,生態環境部發布了《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鋼鐵、水泥、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標志著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大行業覆蓋范圍(以下簡稱“擴圍”)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。

“《方案》實施后,將顯著提升市場覆蓋率?!敝醒胴斀洿髮W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研究員龐心睿在接受《金融時報》記者采訪時表示,此次擴圍將擴大市場主體和交易量,有利于促進碳價格發現機制形成,增強市場流動性,提升碳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。

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

此前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僅覆蓋了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2200家,年覆蓋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50億噸。而本次新擴圍的鋼鐵、水泥、鋁冶煉行業也是碳排放大戶,年排放約3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,占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20%以上。擴圍后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預計新增1500家重點排放單位,覆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占比將達到60%以上,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擴大到二氧化碳、四氟化碳和六氟乙烷三類。

這意味著,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從過去的三個“單一”管控向三個“多元”轉變,即由單一行業管控轉變為多行業兼容市場、單一能源活動排放管控轉變為兼顧能源活動與工業過程排放管控、單一的二氧化碳管控轉變為多種溫室氣體管控。

“《方案》實施差異化的氣體管控策略?!饼嬓念1硎荆斗桨浮犯鶕煌袠I排放特征,對鋼鐵、水泥行業管控二氧化碳排放,而對鋁冶煉行業則將二氧化碳、四氟化碳和六氟乙烷一并納入管控范疇。這是我國碳市場首次將非二氧化碳溫室氣體納入管控體系,將這些氣體納入管控,與《巴黎協定》規定的全面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一致。

對于碳市場的擴圍,多方予以積極評價。“在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,鋼鐵、水泥、鋁冶煉行業是我國除火電行業外的高排放行業,碳排放量大、碳排放強度高、高碳鎖定效應強。”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三個行業納入碳市場管理,可通過“激勵先進、約束落后”加快出清落后產能,推動行業從“高碳依賴”傳統路徑向“低碳競爭力”新賽道轉變。

業內專家早已期待碳市場擴圍。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對記者表示,此前,全國碳市場交易主體較為單一,履約成為驅動他們進行配額交易的最主要因素,所以會出現履約期交易活躍度遠高于非履約期的現象。

“將市場參與者擴大到其他行業主體,不僅碳市場覆蓋的碳排放總量將大幅提升,配額交易量、配額交易額將顯著增加,合理碳價也更易形成,市場活躍度有望得到改善?!庇袠I內專家表示。

制度建設穩步推進

為了籌備三行業擴圍,相關制度建設早已啟動。生態環境部于2024年9月9日發布《關于公開征求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行業工作方案(征求意見稿)〉意見的函》,彼時業內已預期把水泥、鋼鐵、電解鋁納入全國碳市場。

當然,全國碳市場擴圍也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性工程。其中,三行業擴圍面臨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如何確定配額。對此,記者關注到生態環境部的表態為“2024年度鋼鐵、水泥、鋁冶煉企業獲得的配額量等于經核查的實際排放量,所有企業均無配額缺口,無需支付履約成本。2025年和2026年度各行業配額整體盈虧平衡,根據碳排放強度績效設置調節系數上下限,將所有企業配額盈缺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,不會對行業企業發展產生收縮性效應”。

倫敦證券交易所集團碳高級分析師譚琭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,這意味著2024年不需要做分配方案了?!?024年的配額等于排放,也就是沒有企業盈余,也沒有企業有缺口。2025年至2027年逐漸制定和改進分配方法?!彼f,這是一種循序漸進、抓大放小的思路,創新采用符合我國國情的配額分配方式,這有利于將更多邊際減排成本不同的主體納入市場統一管理,更有效降低全社會減排成本。

當然,做好核算也是工作的重中之重。為了提升數據質量,科學合理設計核算報告核查體系,生態環境部先后分行業制定發布了6項核算報告和核查指南,以降低數據質量風險、減少企業工作量?!斑@些核算指南堅持化繁為簡、抓大放小,緊盯主要排放源,壓縮非必要核算鏈條,減少碳排放核算參數數量,簡化碳排放參數的核算方法,在確保數據質量的同時盡量簡化了企業數據填報負擔?!庇袠I內專家表示。

業內期待更多機遇

除了行業擴圍之外,業內也期待碳市場迎來更多元的主體和機遇。生態環境部近期表示,碳市場也將催生新的產業機遇,隨著碳市場的發展與完善,碳核查、碳監測、碳咨詢、碳金融等新興領域將迎來快速發展。

對此,業內專家表示,碳價為新納入行業企業開展氣候投融資、碳配額質押等碳定價活動錨定了基準價格,有利于吸引更多金融資本投向這些行業,為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支持?!捌髽I因參加碳市場獲得的收益可用于進一步投資低碳技術,從而形成‘投資—減排—收益—投資’的技術創新和應用良性模式。”譚琭玥表示。

對于碳金融,盡管并未獲批直接參與全國碳市場交易,但金融機構在相關方面的探索一直在穩步推進。如商業銀行可以承銷或直接投資碳債券。

在魯政委看來,下一步,可循序漸進開展碳期貨等碳金融衍生品交易。“從國際成熟市場的發展經驗來看,碳期貨等碳金融衍生品的發展能夠大大加強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,有效提升市場活躍度?!彼a充說,此外,金融機構作為中介機構參與碳市場,可以成為碳市場的“潤滑劑”,平抑價格波動。

與此同時,雖然全國碳市場在金融業務方面的探索相對謹慎,但地方碳市場與金融早已“雙向奔赴”。如重慶碳市場、天津碳市場、湖北碳市場均已嘗試過碳配額回購交易?!敖鹑跈C構通過碳配額回購交易業務,可以幫助實體企業拓寬低碳融資渠道,推動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,助力提高實體企業資金使用靈活性,實現在經濟效益和環保目標上的雙贏。”有業內人士表示。

最新評論

碳市場行情進入碳行情頻道
返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