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板
玻璃、通用硅酸鹽
水泥、光伏組件、輕型電動汽車、動力電池等5項產品
碳足跡核算標準正在公開征求意見。生態環境部表示,此舉將加快推動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編制,進一步完善國家生態環境標準體系。
2022年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統計局、生態環境部印發的《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
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》提出,由生態環境部行業主管部門研究制定重點行業產品的原材料、半成品和成品的碳排放核算方法,優先聚焦
電力、
鋼鐵、電解鋁、水泥、石灰、平板玻璃、煉油、乙烯、合成氨、電石、甲醇及現代煤
化工等行業和產品,逐步擴展至其他行業產品和服務類產品。
該實施方案提出,推動適用性好、成熟度高的核算方法逐步形成國家標準,指導企業和
第三方機構開展產品碳排放核算。
2024年,生態環境部等15部門印發的《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》提出,到2027年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,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初步構建,到2030年制定出臺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,覆蓋范圍廣、數據質量高、國際影響力強的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基本建成。
據《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平板玻璃(征求意見稿)》編制說明介紹,玻璃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材料,其碳足跡的準確計算對于推動玻璃行業綠色轉型和制定
減排政策具有重要意義。開展平板玻璃碳足跡研究,可幫助企業全面客觀了解產品生命周期各環節溫室氣體排放,識別能耗高、碳排放量大的生產環節,提出改進措施,幫助企業科學識別產業鏈高碳環節,挖掘各生命周期階段單元過程減排空間,實現
節能減排、降低成本,發掘企業
節能減排的潛力,引導企業聚焦供應鏈科學減碳,提高平板玻璃綠色低碳發展水平。
2015年以來,我國平板玻璃產量一直呈上升趨勢,除2023年受全國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產量同比下降4.6%外,其他年度產量始終上升。根據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統計數據,2023年,我國平板玻璃產量為9.7億重量箱,已連續22年居世界第一。2023年,我國有平板玻璃制造企業172家,有平板玻璃生產線251條。
編制組介紹,平板玻璃企業中能源消費種類主要為天然氣,其次還有企業使用燃油、煤炭、焦炭、石油焦、工業廢料等其他燃料。
平板玻璃的碳排放主要指在原料、熔制、成型、退火、切裁和成品包裝等生產工序所消耗化石燃料燃燒排放、碳粉氧化排放、原料碳酸鹽分解排放及購入電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。據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統計數據,我國2021年平板玻璃行業碳排放量約為4300萬噸;隨著近幾年光伏壓延玻璃原片生產的快速增長,2023年平板玻璃行業碳排放量6500萬噸~6800萬噸。
光伏作為應用最成熟的可再生能源技術之一,近年來裝機規模在全球范圍內迎來爆發式增長。據國家能源局數據,中國光伏新增裝機量由2010年的0.61GW提升至2024年的277.57GW,2024年中國新增裝機量為全球第一,是全球光伏裝機的主要推動者之一。
目前,我國光伏組件的生產組裝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工業產業鏈。光伏組件的生產涉及硅料、硅棒、硅片、電池片和組件等環節,這些環節都需要能源的輸入,并且伴隨著污染物的排放。《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光伏組件(征求意見稿)》編制組稱,在對光伏組件進行碳足跡核算時,需要將硅料、硅棒、硅片、電池片和組件,整條產業鏈都納入考慮范圍。
近年來,我國電動汽車銷量高速增長。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949.5萬輛,占全球銷量的64.8%。電動汽車出口持續擴大。我國在保持全球最大電動汽車
市場的同時,本土汽車企業產品的國際競爭力持續上升。2023年,汽車出口量為491萬輛,同比增長58%。
《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輕型電動汽車(征求意見稿)》編制組介紹,我國電動汽車制造碳排放占比持續升高。從單車角度看,電動汽車從"搖籃"到大門的制造碳排放約13噸二氧化碳當量,其中動力電池碳排放占比約在40%,由于電池制造碳排放較高,電動汽車制造碳排放顯著高于傳統燃油車。從單車全生命周期角度看,電動汽車制造碳排放占比約為其全生命周期的40%左右,其中原材料獲取及零部件生產階段占比較高。
據《汽車、
交通、能源協同實現碳達峰
碳中和目標、路徑與政策研究》報告測算,2023年汽車產業全生命周期總溫室氣體排放約13億噸,其中制造環節占比約15%,但隨著電動汽車滲透率的增加,整個汽車產業制造碳排放占比將顯著提升,預計到2030年和2050年,汽車產業制造碳排放占比將上升到27%和50%。在此背景下,對電動汽車為代表的汽車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的重要性日益凸顯。
動力電池對整車碳足跡貢獻也較大,成為新能源汽車碳管控重點。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顯示,2023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達778.1GWh,造成的碳排放量約6497萬噸。整車制造碳排放中,續航超過500km的動力電池碳排放占比超過40%,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碳管控重點。
《溫室氣體產品碳足跡量化方法與要求動力電池(征求意見稿)》編制組表示,在當前全球倡導綠色能源轉型的大環境下,動力電池行業作為新能源產業的核心支撐,其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碳足跡標準的有力支撐。碳足跡標準能夠幫助企業識別出生產過程中的高碳排放環節,進而針對性地投入研發,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,實現生產流程的綠色化、高效化。促進行業能夠有效減少碳排放,降低對環境的影響,推動資源的循環利用,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的雙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