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態環境部3月26日發布《全國
碳排放權交易
市場覆蓋
鋼鐵、
水泥、鋁冶煉行業工作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標志著碳
排放權交易市場首次擴圍工作進入操作實施階段。此次擴圍后,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覆蓋排放量將從50億噸提升到80億噸,在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中占比將從目前的40%提高到60%以上,重點排放單位在目前發電行業2200家基礎上再增1500家。同時
碳市場將更加多元化,從單一發電行業擴展為多行業融合;從單一能源行業排放到兼顧工業過程排放;覆蓋的溫室氣體種類也擴大到二氧化碳(CO2)之外的四氟化碳(CF4)和六氟化二碳(C2F6)兩類全氟化碳(PFC)溫室氣體。
鋁電解工序兩類直接排放將納入全國統一碳市場,即陽極消耗產生的CO2排放和陽極效應產生的PFC排放;不涉及間接排放,避免了和火電排放的重復統計。根據此前發布的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- 鋁冶煉行業》(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技術規范編號:CETS—AG—04.01—V01—2024),按照行業平均陽極消耗量和其它參數推薦值測算,2024年以上兩類直接排放的行業平均值分別為1.420 t CO2/t Al和0.145 t CO2e/t Al,兩者合計1.565 t CO2e/t Al。根據安泰科統計,2024年中國電解鋁產量4346萬噸,產生以上兩類直接排放共計6800萬噸。從規模上看,電解鋁行業對碳市場擴容的貢獻有限,但PFC的納入對豐富碳市場覆蓋品種有著重要意義。
注:詳細計算方法可參照《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指南- 鋁冶煉行業》。
《方案》提出了配額分配方案思路:2024年度企業獲得的配額量等于經核查的實際排放量,所有企業均無配額缺口,無需支付履約成本;2025年度和2026年度基于排放強度控制思路分配配額,根據碳排放強度績效設置調節系數上下限,將所有企業配額盈缺率控制在較小范圍內,行業配額整體盈虧平衡;2027年度以后,對標行業先進水平優化配額分配方案。配額量與產品產量掛鉤,不以碳排放限制企業生產。
根據《方案》部署安排,生態環境部將按照“邊實施、邊完善”的工作思路,穩妥有序推進相關工作,近期將印發關于三個行業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工作通知,明確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制定、關鍵參數月度存證、碳排放報告核查、核定配額發放、配額清繳等任務及完成時限。
進入碳市場對電解鋁行業將產生深遠影響。當前,電解鋁企業應做好數據存證、碳排放核算、核查等基礎工作,為順利進入碳市場進行充分準備。雖然2024年度排放無需支付履約成本,但今后的管控一定是逐漸收緊的,在行業層面,電解鋁行業總體排放配額缺口將逐漸形成并擴大,同時在碳價預期上漲的市場環境下,企業間的排放成本差距也將拉開,電解鋁企業應持續優化技術指標,降低排放水平,才有可能在碳市場獲得配額盈余。